当前位置 : 秘鲁新闻

世界水日:了解秘鲁人口与水源的关系

时间:1742666480862
来源:秘华商报

《秘华商报》讯: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秘鲁,仍有数百万民众因水利和卫生工程停滞而无法获得清洁用水。根据秘鲁国家供水和卫生监督局(Sunass)的数据,全国范围内共有407个相关项目停工,主要集中在库斯科(Cusco)、卡哈马卡(Cajamarca)和利马(Lima)等地区。

秘鲁国家统计和信息学研究所(INEI)数据显示,全国有330万居民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尽管政府今年年初宣布将推动645个水利和卫生项目,但实际情况远比预期复杂。Sunass指出,停滞项目涉及供水管网扩建、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总投资高达70亿索尔,其中未执行资金达27亿索尔。

工程为何停滞?

库斯科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共有51个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库斯科大区区长维尔内尔·萨尔塞多(Werner Salcedo)表示,大部分停滞项目由各地方政府管理,但许多市政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导致行政和合同执行方面出现问题。例如,库斯科省拉孔文西翁(La Convención)市的“基亚班巴(Quillabamba)市供水和排水系统扩建工程”因资金短缺被搁置,涉及金额达4300万索尔。此外,阿查(Accha)区的供水改善工程因合同纠纷和仲裁程序而停工,涉资2600万索尔。

供水短缺影响民众生活

部分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不仅工程停滞,也面临严重的供水短缺问题。La Libertad大区仅有15个相关项目停工,但却是全国供水时间最短的地区之一,约8.9万户家庭每日供水不足6小时。其中,特鲁希略(Trujillo)市的供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因合同争议而停工,华马楚科(Huamachuco)市的供水系统改善工程因合同履行问题被搁置,涉及金额超1亿索尔。

利马大区供水情况同样严峻,48,000个家庭日供水时间不足6小时,而该地区尚有33个项目停滞。卡哈马卡则有45,000个家庭面临同样问题,且有38个项目停工。

全球水资源组织(Agua Global)负责人卡拉·托兰索(Carla Toranzo)指出,秘鲁公共工程长期停滞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管理效率低下。“理想情况下,民众应全天24小时持续供水,但现实是许多家庭只能在凌晨1点至3点取水,甚至不得不彻夜守候,以便储水做饭、洗浴。”

十年未完工的项目

Sunass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有22个水利和卫生工程已停滞长达10年,另有200个项目停工超过5年。导致工程停滞的主要原因包括:124个项目因合同履行问题暂停,48个因合同争议陷入仲裁程序,47个因技术文件缺陷难以推进。

卡拉·托兰索表示,除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外,人口增长失控也是供水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许多城市缺乏规划,居民不断向山坡等难以铺设供水设施的地区迁移,导致原本规划好的项目在执行时已无法满足新增人口需求。”

Sunass呼吁地方、区域和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加快项目复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办事处,并组织对话平台,协助解决工程停滞问题。”Sunass代表罗伊·孔多尔(Roy Cóndor)表示。当前,秘鲁仍有数百万民众面临用水困难,政府和社会各界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