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秘鲁新闻

秘鲁专家看钱凯:南美通向亚洲的新门户

时间:1745604434266
来源:秘华商报

《秘华商报》讯:近千年前,秘鲁利马以北80公里的这片海湾居住着前印加文明的钱凯人(Chancay),他们擅长经商,通过海陆通道与各地交换农产品、纺织品和渔获。千年后,这片海湾再次焕发生机。

2013年,秘鲁矿业企业火山公司(Volcan)选址钱凯湾,计划建设一个大型深水港口,打通南美与亚洲之间的贸易通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容纳全球最大型货轮,航程至亚洲仅需23天,比传统航线节省12天,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2019年,火山公司在瑞士达沃斯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Cosco Shipping)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中远海运港口钱凯公司”。中方持股60%,首期投资13亿美元;火山则向中资银行融资9.75亿美元成立独立公司管理港务。

钱凯港成为中国在拉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之一,由私企主导运营,秘鲁政府仅参与海关监管。尽管在政坛引发争议,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各方趋于合作。该港被视为中国“一带一路”进入南美的关键节点。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2000至2020年间,中国与拉美贸易额从120亿美元增至3150亿美元,中国在该地区投资超过1720亿美元,集中于交通与互联互通领域,意在实现共赢发展。

作为南美新枢纽,钱凯港将集中秘鲁及邻国的出口,开辟新的区域融合路线。巴西政府已将秘鲁纳入两条跨境走廊,计划打通亚马孙及南部通道,直达钱凯港。

港口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南美产品出口亚洲的跳板,也将是中国制造品的入境口岸。中远海运港口钱凯公司总经理里奥斯(Gonzalo Ríos Polastri)指出,港口还可吸引加工制造企业落户,促进地区工业升级。

秘鲁央行预计港口投运首年可贡献国内生产总值0.9%。出口商协会与汽车行业均看好其带动农业出口和新能源汽车组装产业的发展。

然而,基础设施配套仍是钱凯港发展的短板,特别是铁路与公路网络的缺乏。而更大的挑战是,国家角色的缺失或将成为限制“一带一路”深入推进的主要障碍。

钱凯港口的兴建,揭示了秘鲁发展模式的深层分歧。一方面,港口将带来大量经济机遇,但钱凯市居民担心被边缘化。在缺乏基础公共服务的现实下,城市基础设施远未准备好迎接港口带来的巨大人口流入。与此同时,钱凯也不希望重蹈卡亚俄的覆辙——该地虽有繁荣的港口,却长期饱受贫困、暴力与社会排斥之苦。

此外,港口也成为中美地缘政治角力的新前线。中资企业主导建设的钱凯港,被视为“一带一路”在南美的桥头堡,引发美国强烈警觉。美国试图以投资替代方案、法律手段及关税威胁加以制衡。尽管中秘经贸关系稳固,中国已是秘鲁最大贸易伙伴,然而,美国依然通过控制政治精英与军事合作,深植影响力。

港口建成后,交通、治安、毒品走私等新问题也接踵而至,秘鲁国家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钱凯港既是中秘合作的象征,也可能成为国家治理失灵的缩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APEC会议中指出,中秘“千年文明的深厚情谊”源远流长,是不可割裂的历史纽带。这一话语显然不仅面向秘鲁,也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中华文明的合作意志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动摇。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中秘文明交流源远流长,理应超越一时的国际风云。

原文参考网址:https://misionverdad.com/opinion/peru-puerta-de-entrada-la-franja-y-la-ruta-en-sudamerica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