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机场系统故障致20航班受阻疑遭外部蓄意破坏
《秘华商报》讯:4月28日下午,秘鲁乔尔赫·查韦斯国际机场(Jorge Chávez)突发系统故障,造成20个国内外航班受影响,引发旅客不满。事故最初被误认为是“雷达故障”,但秘鲁机场与商业航空公司(CORPAC)随后澄清,实为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中断,原因
或为外部蓄意破坏。
事件发生在当天下午2时33分,由越南电信公司Bitel提供的甚高频通信系统(VHF Extendida)及其备用系统均出现中断,影响机场塔台运作。机场随后采取预防措施,暂停全国机场起飞业务,直至3时35分系统恢复,总计停摆62分钟。
CORPAC通报,受此次事故影响,共有20个航班延误或取消,其中17个为国内航班,3个为国际航班。6架次被取消,11架次延误,3个国际航班亦延后起飞。
大量乘客在航站楼滞留,引发投诉。一位名叫玛丽亚·特雷莎·加尔韦斯(María Teresa Gálvez)的旅客表示,其年迈父母原定飞往阿亚库乔(Ayacucho),却因航班取消错失行程,却被航空公司误指为“分心误机”,且欲收取每人30美元的改签费用,引发不满。
面对混乱舆情,CORPAC初期仅在社交平台X发布简短公告称“机场运营正常”,但用户持续反馈航班延误与信息缺乏。最终,CORPAC发布正式声明,确认并非雷达问题,而是Bitel通信与信息系统同时失效所致。
Bitel公司随后也发表声明称,初步排查发现系统“受到外部蓄意破坏”,并已将事件通报相关部门,配合调查以查明真相。公司强调此次事故非内部人为操作问题,目前系统已全面恢复。
尽管CORPAC与Bitel均表示事件未危及航班与乘客安全,但此次突发中断暴露出秘鲁主要国际航空枢纽在技术基础设施与应急机制上的薄弱环节,凸显建立更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和预警机制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