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华人新闻

2024 秘鲁APEC:深化合作,共同繁荣

时间:1731559957761
来源:秘华商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从2000年至2022年,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5倍,中国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该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在中拉贸易关系中,中国始终注重双方的互利共赢,不片面追求贸易顺差,而是坚持要使这种贸易关系惠及双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拉美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既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为拉丁美洲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在拉丁美洲地区的26个同中国建交国家当中,已经有22个国家同中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多个国家建立起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秘鲁于2019年加入“一带一路”,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畅通、金融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

锦上添花的是,2024年,秘鲁第三次成为APEC峰会的轮值主席国,这为秘鲁带来更多契机,同时,中国国家领导人抵达秘鲁利马参会也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2023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会见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总统,双方就两国共同利益和双方人民共同愿望展开亲切会谈,17日,秘鲁总统迪娜·博卢阿特从美国总统乔·拜登手中接过APEC论坛主席职务,秘鲁将成为2024年APEC轮值主席国。

2024年6月25日至29日,秘鲁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秘双方将夯实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文明互鉴,加强多边协作,继续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前进。

2024年11月14日至16日,在秘鲁利马举行APEC期间,双方领导人将再次会面,这将是一年的时间内第三次会面,如此亲切和紧密的合作关系象征着中秘两国睦邻友好,友谊历久弥新。

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与海外侨社侨胞紧密相连,一方面为广大华人华侨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平台,发挥“侨梁”作用,助力祖国家乡发展,同时不忘使命,愿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做出最大努力,携手为推动这一理念的实践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相信当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时,尤其对旅秘侨胞来说,更是熟悉。1993年秘鲁政治宪法引入了“共同利益”的概念,西班牙语表述为“bien común”,更广为人知的说法是“和谐共处”,西语表达为“La convivencia armónica”,它基于寻求和平与社会共存的原则和宗旨,可以理解为以尊重、信任、宽容和积极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共处。这一不谋而合关于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是体现了中国和秘鲁两个文明古国对生活、生命乃至全人类的哲学思考与美好祈愿。2024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到访秘鲁,也是党的二十大以来首次到访秘鲁,每一位侨胞都欢欣鼓舞,这是中秘友好关系再上新台阶的一大历史里程碑。‌

在中国与拉丁美洲合作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中秘关系作为典型的双赢合作模式,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的繁荣,也加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与友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未来中国与秘鲁的双边合作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两国经济与社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明天,也就是2024年11月14日,APEC峰会将正式拉开序幕。旅秘华侨华人对此充满了热切期盼,充分展现出对中国政府高层到访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这一重要会议是中秘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是秘鲁华侨华人表达对祖(籍)国深厚情感的特殊时刻。

通惠总局作为秘鲁全国性华侨机构,积极配合中国驻秘鲁大使馆的各项筹备工作,全力投入接待准备中,展现了秘鲁侨界的团结和对祖(籍)国事务的参与热情。侨胞们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到活动策划和组织中,纷纷表示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此次APEC盛会,并期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中国高层代表团的到来。通惠总局组织秘鲁华人华侨报名参与此次盛会,大家纷纷表示愿意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力积极配合统筹工作,迎接亲爱的领导人到访秘鲁利马,自2016年一别,希望再次让领导人感受到秘鲁侨胞的热情与爱国之心。这种积极的态度既源于对中秘两国友好关系的信任,也展现了海外华人对促进双边合作的高度责任感。

在侨界氛围的感染下,秘鲁华侨社团纷纷组织庆祝和欢迎活动,不论是文化展示、接待访团、还是志愿服务,各类筹备工作都进行得井然有序。大到通惠总局的组织协调,小到个人的热情参与,侨胞们无不展现出对此次APEC会议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寄望这场盛会进一步深化中秘两国的友谊与合作,为未来的商贸与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秘鲁中华通惠总局理事兼《秘华商报》社长邓振棠表示,作为侨领,希望可以尽自己之力推动中秘友好关系‌、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传播中华文化。从媒体的角度讲,《秘华商报》是在秘鲁政府合法注册的中文报刊,先后经历的成立、发展、壮大、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技术、拓广合作领域等阶段,现在正在有序前行,关注者群体越来越广,包括但不限于本地侨社侨胞、海外其他国家侨社侨胞、中资企业、使馆、侨联、多地省市政府等国内单位,以及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学者等广泛群体都是《秘华商报》的忠实粉丝。通过《秘华商报》,及时向旅秘华人华侨和广大读者提供秘鲁当地及世界各地的重要、及时、可靠的资讯,准确回答侨胞读者咨询的问题。特别在疫情期间,《秘华商报》每时每刻都关心着侨胞的健康生活问题,每天数次向侨胞读者提供疫情信息。如今已经成为秘鲁最受欢迎的华文媒体,报纸这一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了媒体作用,报道中秘合作交流、传递祖籍国和秘鲁的时事、政策以及资讯,帮助大家了解中秘双边合作和文化发展,搭建中秘沟通桥梁。

在服务侨胞方面,通惠总局自清朝1886年成立138年以来,一直坚守信念,贯彻执行通惠总局三大信条:

“复畴无私”——努力办好侨事、管理好侨业;

“通商惠工”——团结广大华侨、华人,维护侨胞权益,增进中秘友好交流;

“义重合群”——共同求发展,和睦相处,维护、发展中秘友谊;

同时总局和下属会馆始终坚持爱国爱乡,支持祖国、家乡建设,支持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总局下设华助小组,关爱困难侨胞,送上温暖问候,并组织义诊,服务侨胞,保持身体健康;在教育方面,与中国高等院校合作,提供奖学金项目,帮助华裔青年回到祖籍国接受教育,助力他们实现成为未来中秘友谊使者的梦想,通惠总局下属会馆古冈州会馆还与秘鲁孔子学院合作,为华裔青少年儿童开设汉语班,接受中文教育,传承中国文化。旅秘侨胞勤劳努力与乐于助人的特点,也是深得秘鲁社会尊敬的原因,例如面对自然灾害,通惠总局组织大家捐款捐物,支援当地政府和社区,为当地民众送去关爱与温暖,携手共渡难关。疫情期间,更是团结互助,捐献医疗物资,真正体现了中秘一家亲的紧密情感联结。

所以说,无论是唐人街还是新中国城,是竖立于路口的中国雕塑还是海边的中国公园,都是中国完美融入秘鲁当地社会的见证。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和各种开业典礼、活动庆典等场合,秘鲁华人的舞龙舞狮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表演和庆祝元素。尤其是中国农历新年,秘鲁民众手持转运竹,把唐人街舞龙舞狮队伍围得水泄不通,只为感受这一节庆的欢乐气氛,更体现了秘鲁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热爱。2024年10月,通惠总局醒狮团的4位青年成员,自费前往中国研习舞龙舞狮,得到了广东侨联、政府和高校的热情接待,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回秘鲁后,为醒狮团注入新的技术与力量。

中国和拉美,与秘鲁之间在经贸合作、友好往来、人文交流等方面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

在经贸合作上,中国已成为拉美诸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持续增加。中秘双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2009年秘鲁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之后。例如2024年1-9月,中秘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达31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前八个月贸易总量已达257.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也促进了就业与民生改善。中拉具有较强互补性的经贸关系,就中国和秘鲁来说,双方贸易结构互补性强‌:秘鲁对华出口以矿产、鱼粉、农产品等产品为主,而从中国进口则主要集中在手机、科技产品及钢铁产品。‌中国企业在秘鲁和拉美多个国家的投资项目,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促进了互联互通,也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双边经济关系愈发紧密。

中国与秘鲁很多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为在拉美侨商和中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离不开当地华人华侨在其中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从市场的角度看,拉美的中小企业需求多元,尤其在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新兴领域潜力巨大。秘鲁中小微企业(Mypes)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2023年11月19日的数据,Mypes占秘鲁国民生产总值的25%,为秘鲁提供了61%的就业岗位,在这一数据背后,不容忽视的是,在秘鲁的华人华侨通过双手奋斗出来一片天地,他们从事的餐饮业、进出口业、建筑行业、服装衣帽、工厂生产等领域,吸纳了大量本地劳动力,促进了秘鲁的正规就业率,提高了就业水平。

与此同时,正如今年11月秘鲁总统访华期间提到,中国在秘鲁投资在宏观经济层面的重要性和影响,众多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为秘鲁创造了就业机会,加强秘鲁的生产能力,带动和改善了秘鲁劳动力市场。这恰恰体现和说明了旅秘华人华侨在秘鲁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完美融合,携手才能共赢,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在友好往来和人文交流方面,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例如,汉语学习在拉美越来越受欢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语言机构遍布各地;与中国相关的文化协会和学术机构也活动积极,各类论坛和研讨会如期举办;秘鲁年轻人成为中国新生代演员和歌手的粉丝,甚至当地还有粉丝团,远隔太平洋予以支持,这些文化活动和组织这为两地青年架起了相识相知的桥梁。同时,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活动也在增多,拉美地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认知逐年加深。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间,如春节和国庆,华人社团与当地社会共庆佳节,拉近了中国与拉美地区民众间的情感距离。

以具体案例来说,通惠总局与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合作,助推华裔学生申请学金回祖籍国深造,望学成归来为中秘关系做出贡献;协助国内电视台、剧组等媒体传播单位取景取材,拍摄采访,旨在助力双边文化交流和人文互通,例如11月16日即将上映的CGTN大型纪录片《从长城到马丘比丘》,当时《秘华商报》工作组全力支持与协助,以顺利完成拍摄;8月底,通惠总局还组织广大侨胞为U17女排世锦赛加油,赛场惊现总局醒狮团的舞龙舞狮表演,正式旅秘华人华侨的热情,让女排队员们感受到了主场气势,决赛一举拿下日本,荣耀夺冠,如今带有队员签名的球衣和排球便陈列在通惠总局大厅展示柜。还有更多的华人华侨积极参与的活动,数不胜数,无不体现了旅秘华人爱国爱乡的情怀和团结凝聚的精神。

今年秘鲁再次成为APEC轮值主席国,国内各个访团纷纷到访秘鲁,涵盖商务团、教育团、文化团、企业团、媒体团、政府代表团、高校交流团等等,可谓是在多个领域开花绽放,这种交流与沟通一定会促进中秘关系在更多领域的发展。

APEC这种国际性的大型盛会无疑会推动双向投资与项目落地。APEC和G20作为重要的多边平台,拉美国家与中国企业的交流会更加频繁,特别是基础设施、矿产开发和新能源领域,双方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侨商可利用这一契机,为中拉双方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中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注入拉美市场。

本届APEC秘鲁峰会以“赋能、包容、增长”为主题,其中秘鲁政府谈到,欢迎私人企业在秘鲁投资,欢迎企业家和商人参与到这一国际论坛当中,这才是APEC宗旨之一,“赋能”的真正意义,是人民的APEC。为了促进了信息和资源的交流,侨商可以帮助双方中小企业对接需求,推动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产品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从而增强两地经济活力。

近年来,中拉在文化、教育上的交流越发频繁,而APEC和G20峰会为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绝佳的平台。通惠总局会继续发挥侨领机构的优势,可以通过推动华人社团和拉美本土组织联合举办文化活动、教育论坛等,加深两地人民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提升华人社区在拉美的影响力。

此外,随着全球环保趋势的加强,拉美在绿色经济领域的发展需求日益明显。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环保产业上的经验可以为拉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例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水力发电、太阳能,智能家居等科技,侨团熟知当地市场情况与投资政策,可以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双方在绿色项目上的合作,使侨商在环保与可持续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秘鲁总统迪娜·博卢阿特即将一起为钱凯大型综合港口的揭幕仪式,这意味着秘鲁将在中国的助力下,将成为拉丁美洲的一颗明珠,相信所有人对中拉经贸、人文合作前景充满信心。旅秘华侨将继续发挥“民间大使”作用,推动更深入的双边合作,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人文、环保等多领域的互利共赢。通过双边多边的深化合作,中拉关系将走向更高水平。

值此之际,《秘华商报》谨代表在秘鲁的华侨华人,向所有在APEC中为推动中秘合作做出积极贡献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携手并肩,继续传承和弘扬中秘友谊的火种,为促进两国的繁荣与发展、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再次热烈祝贺APEC会议圆满成功!祝愿中国与秘鲁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合作再上新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