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情怀:味觉记忆与灵魂归处
读者来稿:郝慧
因为有事需要回秘鲁处理,所以又踏上了回归的旅程。当飞机穿过云层,利马的海岸线缓缓显现,我忽然生出一种久别重逢的熟悉感。那片灰蓝色的太平洋像一张巨大的幕布,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对许多人来说,这或许只是南美洲的一段旅程;但对我而言,这是回归。
秘鲁的海,是一种难以忘怀的辽阔与力量。总是带着一种雄浑与野性。海风裹挟着咸味与湿润,海浪如同巨大的鼓点,一次次拍打着岸边的礁石。那声音深沉而有力,仿佛大地的心跳。秘鲁的山川,也曾无数次震撼过我。库斯科的石板路蜿蜒向安第斯深处,脚步在石头上留下回响,仿佛是岁月与心灵的对话。阿雷基帕的教堂洁白如雪,阳光缓慢移动,在墙面投下金色的影子。站在那里,我常常有一种错觉:时间并不急于流逝,而是耐心地停驻,让人学会在宁静中呼吸。
在秘鲁,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总是很近。秘鲁人会主动跟我们不相识的陌生人迎面打招呼,并且亲切地叫中国人一声“PAISANO”(同乡)。邻居会送来刚烤好的面包,朋友会邀请你参加家庭聚会。在无数个深夜的PARTY,一首SALSA便是整个世界。桌上摆满柠檬汁腌鱼、烤肉与土豆炖菜,杯子里盛着皮斯科酒。大人们畅谈足球与生活,孩子们追逐打闹,笑声与喧闹在空气中交织。生活的意义或许不只是谋生与奔波,更是与他人真心相处的片刻。
午后的肯尼迪公园同样令人难忘。老人坐在广场长椅上,眼神悠远;孩子在石板路上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气里。偶尔有流浪艺人抱着吉他,唱起安第斯的歌谣,那旋律像风穿过山谷,也像心事穿过记忆。还有卖画的画家在街头摆起的小摊,一幅幅明艳色彩的画作,都让人舒畅。
如果说山与海塑造了秘鲁的地貌,那么,美食则塑造了我对秘鲁最深的记忆。最难忘的,是柠檬汁腌鱼(CEVICHE)。新鲜鱼肉切块,浸泡在青柠汁液中,佐以洋葱、辣椒和香菜。入口的一瞬,鲜、酸与辣在舌尖同时爆开,仿佛整片太平洋都在唤醒味觉。还有印加可乐绝对是秘鲁记忆里绕不开的符号。第一口下去,总让人觉得像是回到童年咀嚼糖果的时光,那种单纯的甜会迅速唤醒内心的愉悦。印加可乐是装载着小时候记忆的味道。
街头小吃更是无法抗拒。午后阳光下,紫玉米汁(一种紫色玉米只能拿来煮玉米汁)在玻璃杯里泛着深紫的光泽,带着果香与甜意,让人一口饮下便觉得世界清爽。店里的炭火烤鸡更是人间至味:外皮焦香,肉质鲜嫩,香气随风飘散,我一个人可以吃掉半只。
对我来说,柠檬汁腌鱼、紫玉米汁和印加可以是秘鲁味道的三重奏。一个来自大海,一个源于土地,一个则承载了秘鲁民族的骄傲,三者交相呼应。
在秘鲁,土豆与玉米的多样更是令人惊叹。秘鲁拥有三千多种土豆,每一种都独具风味。无论是与奶酪酱同煮,还是撒盐清蒸,这种最天然的味道,都让人感受到来自大地最淳朴的馈赠。
对我来说,秘鲁的味道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饭桌上的笑语、举杯间的真诚、分食中的亲密——美食让生活变得丰盛,也让记忆变得温柔。每一道菜都承载着一种生活的热烈与温柔。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多年之后依旧惦念这些滋味。回到秘鲁,就像回到一桌永远丰盛的宴席,食物与记忆一同唤醒了我心底最深的情怀。
当我再次归来,我看到秘鲁的变化:道路更宽阔,商场与咖啡馆愈加现代,年轻人用手机记录生活的节奏。变化不可避免,但当我走进印加市场,依旧能看到熟悉的油画,依旧能感受到羊驼制品柔软的触感。某个街角依旧能闻到炭火烤鸡的香气。我在秘鲁的灵魂并未因时间而改变。
这一次的归来,让我有种奇妙的错觉: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又重新遇到了。那种对秘鲁美食的记忆以及对人与人情感的怀念。应该说是一种记忆深处的情怀。秘鲁不仅是一段回忆,更像一面镜子,让我照见了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回到秘鲁,是一次怀旧之旅,也是一次心灵的重生。
当离开的日子再次到来,我知道,这片土地早已融入我的生命。秘鲁,它不只是我走过的地方,它也是我心中永远燃着火光的归处,是岁月里最温柔的守候。无论身在何处,我都将带着秘鲁的温度继续前行。